微波干燥設備與干燥技術常用相關術語,適用于干燥技術與干燥設備的生產、科研、教學及應用等領域。
一般術語
干燥 drying
泛指使物料中所含濕分(水分或其他溶劑)汽化并去除的處理過程。
工業生產中指去除某些原料或用這些原料加工的成品中所含的濕分的過程。
烘干 heat-drying
利用熱能使物料升溫,將物料中的濕分汽化并去除,借以降低物料中濕分的過程。
物料 materials
在干燥之前、干燥過程中和干燥之后的物質即本標準定義的物料,它可以是固體或液體(汁液或膏狀)。
新鮮物料(原始物料) material to be dried
為進行干燥工藝準備的物料。
干燥物料(干燥成品) dried material
經過干燥之后的物料。
干燥物料含量 content of dry material
干燥物料的質量除以新鮮物料質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干燥物料含量時應給出測定方法。
絕干物料(絕對干燥物料) absolute drying material
不含有濕分的物料,其質量為物料質量與所含濕分質量之差。
絕干物料含量 the content of absolute dry material
絕干物料的質量除以物料總質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絕干物料含量時應給出測定方法。
干燥損失(干燥物料損失) loss of material in the drying process
物料在干燥或冷凍過程中受損失的部分(例如由飛塵、磨損、沉積引起的損失)。
飛塵 lift off(particles)
在干燥或冷凍過程中從物料脫落和去除的小顆粒物料。
物料的解吸 desorption of material
物料向大氣放出水分的現象。
物料解吸等溫線 desorptional isotherm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向大氣放出水分時, 表示大氣的不同相對濕度與物料平衡水分之間關系的曲線。
物料的吸濕 moisten of material
物料在大氣中吸收水分的現象。
物料吸附等溫線 adsorptional isothem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從大氣吸取水分時,不同大氣相對濕度與物料平衡水分之間關系的曲線。
物料的吸濕滯后 hygroscopic hysteresis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的吸附等溫線與解吸等溫線具有顯著差異的現象。
物料的熱容量 thermal capacity of material
使1kg物料的溫度升高或下降1℃所需要或放出的熱量,kJ/(kg·℃ ) 。
物料的體積熱容量 volumetric thermal capacity of material
物料熱容量與其容重的乘積,kJ/(m3·℃)。
物料的導熱系數 coefficient of heat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
當1m厚的物料層,上層和底層的溫度相差1℃時,在1h之內通過1m2物料層面積的熱量,kJ/(m·h℃)
物料的導溫系數 coefficient of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
物料導熱系數與其體積熱容量的比值,m2/h。
物料熱穩定性 thermal stability of material
物料在受熱過程中,其主要成分保持不變的能力。
物料允許受熱溫度 permissible heated temperature of material
在不損傷物料性狀的條件下,物料受熱的最高溫度。
干燥物料外殼 encosure of dried matter
在冷凍干燥過程中包圍冰核(見2.4.3)以及包含結合水(見2.4.2)的干燥的物料。
濕分 moisture;humidity
以自由溶劑和(或)化合劑溶劑存在的這部分物料(即濕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劑。物料中的濕分用含濕量或濕度表示。
自由濕分 free moisture
用升華和蒸發熱足以去除的濕分。對于水分,是游離水和毛細管水的統稱。
游離水 free water
存在于物料顆粒細胞間隙中的水。
毛細管水 capillary water
存在于物料顆粒毛細管中的水。
粗毛細管水 coarse capillary water
毛細管直徑大于10-1cm時存在于其中的水。
微毛細管水 microcapillary water
毛細管直徑小于10-5cm時存在于其中的水。
結合濕分(結合水) bound moisture
除了升華熱和蒸發勢之外還要另外消耗能量才能去除的濕分,例如:結晶水、結構水、吸附水等。
結晶水 water of crytallization(crystal water)
結晶水合物組成中的水,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晶格中,屬于化學結合水,在化學式中以整個分子形式附加于其他成分后面。此水分解時物料的晶體結構必遭破壞,因此結晶水的脫水過程一般不視作為干燥過程。
物理化學結合水 physical chemistry combine water
a. 吸附水 adsorbed water
由物料的內外部表面分子力場所吸附的水;
b. 滲透水 permeable water
與物料結合中由于物料組織壁的內外面溶解物的濃度有差異,使水分擴散透過壁膜而形成的濕分。
c. 結合水 structured water
存在于物料細胞內與淀粉、蛋白質等系水膠體牢固結合在一起的水分。
冰核 ice core
主要被干燥物料外殼(見2.3.17)包圍在固體聚合態中的濕分。
含濕量 moisture content
濕分量除以物料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含濕量時應給出測定方法。
濕基含濕量(w) wet base moisture content
以濕物料為基準的濃度表示法,即:
W=(濕物料中濕分的質量/濕物料的總質量)×100
干基含濕量W0 dry base moisture content
以絕干物料為基準的濃度表示法,即:
W0=(濕物料中濕分的質量/濕物料的總質量)×100
初始含濕量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新鮮物料(原始物料)的含濕量。
最終含濕量 final residual moisture
從干燥機出來物料的含濕量。
物料降水幅度 range of material moisture released
物料干燥前后含濕量之差。
物料中的水分平衡 moisture equilibrium of material
幾種不同含濕量的物料混合后,經過一定時間,含濕量趨于平衡的過程。
物料濕度 degree of moisture;degree of humidity
物料的含濕量(見2.4.4.3)除以絕干物料含量(見2.3.3)所得之商。
在說明濕度時必需給出測定方法。
干燥劑(干燥介質) drying medium
能從濕物料中帶走濕分的物質。干燥作業中大多以空氣作為干燥劑(干燥介質)。
化學干燥劑 chemical desiccant
通過化學反應吸除水分的過程,如氯化鋁、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等。
物理干燥劑 physical desiccant
能吸附水分或與水分形成恒沸混合物而不伴有化學反應的物質。如硅酸(用以去除空氣中的水分),苯(用以去除酒精中的水分)。
干空氣 dried air
不含有水蒸氣的空氣。
濕空氣 moist air
含有水蒸氣的空氣
冷卻氣體 cooling gas
用于對物料降溫的氣體。
廢氣 exhaust air
干燥介質與物料進行濕熱交換后排出的氣體。
熱值 calorific value
在燃料化學中,表示單位重量(或體積)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在食品化學中,指1g食物在體內氧化時所放出的熱量。
燃料發熱量 calorific capacity of fuel
1kg燃料完全燃燒發出的熱量。
煤的高位發熱量 high calorific capacity of coal
1kg煤燃燒后的最大發熱量。
煤的低位發熱量 low calorific capacity of coal
煤燃燒后,除去它所生成的水蒸氣的汽化潛熱,實際發出的熱量。
熱量衡算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進行的熱平衡的計算。
標準煤 standard coal
每千克能發出低位發熱量(見2.11.2)為29308kJ的煤。
煙道氣 flue gas
燃料在爐灶內燃燒后生成的氣體。
干燥過程中的物料溫度
物料受熱溫度 temperature of heated material
物料在干燥過程中,吸收熱量后達到的溫度。
烘前料溫 initial material temperature
物料進入干燥器以前的溫度。
烘后料溫 temperature of material leaving drying section
物料離開干燥段時的溫度。
干燥溫度 temperature of the material being dried
干燥過程中在規定位置上測得的物料溫度。
應給出測量方法和測量位置。應注意干燥物料的上限溫度。
溫度曲線 temperature curve
物料干燥過程中,物料溫度與時間的變化曲線。
干燥過程 drying process
表示面積相關的去濕速率的函數,它取決于:
a. 物料的濕度;
b. 干燥開始以來的時間間隔。
干燥時間 drying time
將物料由一定的初始含濕量干燥到規定的最終含濕量所經過的時間。
停留時間 length of stay(in the drying chamber)
物料在干燥機中的時間。
循環時間 cycle time
物料在連續式工作的干燥機中的停留時間。
物料受熱時間 heat up time of material
干燥介質與物料接觸的時間。
緩蘇 tempering
干燥后的物料貯存一段時間,使顆粒間或物料內部進行濕熱交換使其濕度均化的過程。
物料干燥曲線 meterial drying curve
物料濕分隨干燥時間而變化的曲線。
冷卻 cooling
物料干燥后降溫的過程。
逆流冷卻 counter flow cooling
冷卻氣體(見2.8)與物料流動方向相反的冷卻。
錯流冷卻(橫流冷卻) cross flow cooling
冷卻氣體與物料流動方向垂直的冷卻。
干燥條件及干燥原理
干燥條件 drying condition
干燥過程中,各種參數的總稱。
加熱溫度 heating temperature
供熱器的溫度。
料層阻力 material obstruction
氣流通過物料層時的壓力損失。
料層厚度 material thickness
干燥介質穿過物料變成廢氣所經過的最短距離。
堆層厚度 thickness of the material
物料在干燥過程中的厚度或顆粒物料在冷凍干燥中堆料的高度。
傳質 mass transfer
物質傳遞的簡稱。 物質系統由于濃度不均勻而發生的質量遷移過程。
傳質系數 mass transfer caefficient
傳質過程方程式中的一個比例系數,以傳質效率與傳質面積的傳質推動力成正比為依據,kg·mol(h·m2·atm)。
傳熱 heat transfer
熱傳遞的簡稱,物料系統內的熱量轉移過程,熱量由溫度高處傳向溫度低處。
傳熱系數(傳熱總系數)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系傳熱過程方程式中的一個比例系數,表示固體壁兩邊的流體間傳熱強度的數值,kJ(m2·h·℃)。
導熱(熱傳導) heat conduction
熱傳導的一種基本方式。借物料中的分子、原子或電子的相互碰撞,使熱能從物體的溫度高部分傳到溫度低部分的過程。
換熱(熱交換) heat exchange
熱能從熱流體間接(例如經過間壁)或直接傳向冷流體的過程。
熱輻射 heat radiation
熱傳導的一種基本方式。物體因自身的溫度而向外發射能量。其熱能不依靠任何介質而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傳播。
對流傳熱 heat convection
熱傳遞的一種基本方式。熱能在液體或氣體中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的過程,簡稱對流。
升華 subimation
固態(結晶)物質不經過液態而直接轉變為氣態的現象。
升華熱 sublimation heat
單位質量的固體直接轉變為氣體時所需要的熱量。
升華表面 surface of sublimation
處于固體聚合態中自由濕分發生升華的表面(即冰核的表面,見2.4.3),在先進的干燥工藝中又是冰核和干燥物料外殼間的界面。
流態化 fluidzed
使固體顆粒通過與流體(氣體或液體)接觸,而使固體顆粒處于懸浮狀態運動而不被流體帶走的狀態。
流化床(沸騰床) fluidzed-bed
狀如沸騰液體的流態化固體顆粒層。
噴動床 spouted-bed
氣體以較高速度通過噴管而在顆粒物料內產生人為渦流現象的床層。可使顆粒物料像噴泉狀向上運動,達到一定高度后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作用而下降,以后又被氣流重新向上帶走而呈噴泉狀。可設計成間歇式或連續式。